“立志做小”的农夫CEO:以“善”的循环,来帮助“绿”的永续
文章来源:立志做小的农夫CEO
作者:陈礼龙
《立志做小的农夫CEO》
远流出版
2017年8月
导读
农夫,同时也必须是经理人,
否则菜长出来了,一旦卖不掉,再辛苦,都归零。
有机小农的经营之道,必须要有独特的小农思维。陈礼龙所经营的“颐禾园有机农园”(台湾新竹),是一个融入美学、文化、环境教育与观光的新兴休闲、体验、教学示范型农园。
颐禾园有机农园
“社区支持型农业”概念经过他不断修正、优化后,转换出一套“立志做小”的商业营运模式:在2.5个人力所撑起1.2公顷的农业规模中,引进企业经营、数位管理及品牌营销等知识,专注“地产地销”(在地生产,在地销售),让食物从产地到餐桌的距离缩到最短,不仅降低碳排放量,还能做到友善土地,维护共好环境。
“科技”是理念和手段,“农夫”才是陈礼龙脚踏“食”地真正想做的事情。
曾经是科技业总经理的陈礼龙说:“做什么,就要像什么!”他的目标不仅是透过有机耕作恢复大地生机,将农药岛净化为生态岛,还要以“善”的循环,来帮助“绿”的永续。如此一体共生、生生不息,致力让有机小农经营模式复制到每个地区。
身为农夫,可以从友善环境的栽植做起;非农夫的你,可以从支持友善环境的在地小农做起。
《立志做小的农夫CEO》自序
启动善念
作者:陈礼龙
“若不是娶了村姑,我怎么会成了农夫?!”很多人当我是在说玩笑话,但这的的确确是真话。
回想十年前,从科技业跨足有机农业,一来是原先的事业遇上了瓶颈,二来也是出自一分疼惜,疼惜故里年迈的亲人和渐呈荒芜土地,于是毅然决然放下手上的光纤网络智慧宅,追随老婆的脚步返乡,改拿锄头,头戴斗笠,脚踏“食”地,重新出发。
我们的一亩田,不大,位于新竹县竹东镇的软桥里,老婆的故乡;一开始,只有小小的二分地(约三亩地),但是绝对友善。软桥这个社区,可说是天生丽质,坐拥好山、好水,早在大约二十年前,就已开展有机农业,只是早期大多以温室栽种,之后历经几次重大天灾,温室几乎被摧毁殆尽,而村里的老农们又无力重建,以致于没落了好一阵子。
眼看着这里的人们和土地渐渐衰老,我和老婆心里相当不舍,于是在决定二度创业时,我坚持从“善”出发,我想要友善这里的人们、这里的土地、这里的环境,将这里打造成生产、生态、生活“三生一体”的“绿”色乐活农村。所以,我的农园取名“颐禾园”,有颐养、颐育万物之意,也是安适居住之所。
中年转业,自己战战兢兢,身旁的亲人也跟着忧心忡忡。“做有机农业,是赚不到钱的!”岳家里的长辈们都持反对意见。更何况我还是个十足的门外汉,不看好我的大有人在。而我自己,心里其实也是惴惴不安,从在办公室里坐镇管理公司、逻辑演算光纤数据,到面对田里头那么多不受控的天地因素、活生生的作物和虫鸟,着实也花了好一段时间去调适。
然而,需要时间来过渡情绪和心态的人,并不只有我。直到多年以后,我才不经意地知道,我的孩子们也曾经有过挣扎期;有一段时间,他们在自我介绍家庭背景时会略过我的职业,因为我不再是科技公司的总经理,而是一名有机农夫……
农夫,提供粮食,喂养人们,是何等重要的职业,为什么社会地位那么的低下?在学做一名专业的有机农夫时,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。长期以来,大家都只注意到土地上长出来的东西,而漠视了价格以外的成本,例如:土壤、水资源、技能、知识……轻农夫,贱价格,不思食材真正的价值,宁可把钱付给医生,也不愿意付给农夫,扭曲的价值观与心态颇令人费解。
“改变!”既然,我为我的人生下半场选择了有机农业这条路,我就想要为这个产业做一点正向的改变。但,要怎么做呢?左思右想,我决定顺从返乡时的初衷──以善做绿,“动机对了,方向就对,我要用善的力量来转变农村。”
农田里的白鹭
环境保护意识抬头,有机生活已然是全球趋势。既是一件好的事、对的事,有机农夫就不应该妄自菲薄。有机农夫要正视自己的价值,也要让消费者认同并支持有机产业的价值,将有机农夫的社会地位和所得都从底端提升上来。如此一来,就能吸引更多有相同理念的新血回到农村,逐步扩大友善栽种面积。
可是,光这样还不足以升级食物生产体系,必须要进一步赋予有机农业新价值和创造附加价值。我想到了工商业的创新发展模式,于是援引日本的农业六级产业化发展策略:借用一级农业尊重自然的智慧,连接二级工业品质化、制度化与标准化措施,链结服务业的信息、流程与品牌符号,最后进阶为六级产业,成为融入美学、文化、创造的新兴农业。此外,我也导入国际连结,接受国际志工到颐禾园实习,进行经验的交流与推广。
农耕体验活动
也就是,做为一个现代有机农夫,除了精于耕作、农事的专业技能之外,还要能创新经营管理农场,懂得整合产业和跨界资源,擅用科技、营销等辅助工具提升效能;而且,更要勇于担负起“绿”的使命,致力推广环境教育,并且不吝惜地将自己的know-how(专业技能知识)传递出去,而不是只独善于自己的一亩田间。
我常常自嘲,“在农田里的实作技巧,我或许不够好;但发想创意和知识、经验的传承,我可以做得很好。”我是真心想要推广、升级有机产业,所以也不怕人家来学。我甚至愿意“整厂输出”我的有机农园营运模式给有心从事有机产业的人。因为,我的目标就是“可以复制N个有机小农场”,累积许许多多的绿色光点,一点一点地点亮农村。复制善念→复制小农场→复制价值→复制尊严→复制快乐,这是我的愿景。
善念,很容易获得呼应和扩散。在汇集消费者支持有机小农的过程中,我得知新竹深山里的偏乡孩童需要帮助,于是想到“卖有机米、买好鞋”的方式,让消费者买米支持有机小农,有机小农买鞋帮助偏乡孩童,如此结合善绿,以善的循环来帮助绿的永续。
这个“吃好米、做好事、送好鞋”的买鞋帮助偏乡孩童的活动,从2011年至今,已经连续执行七年了,每一年都有许多认同我们理念的志工来参与,一起开车穿越崎岖的山路,前进深山里,将新鞋亲手送到孩童的手中。孩童们拿到新鞋时所展现的真挚笑颜,每每融化志工们的心,这个活动就一年又一年地持续且扩大。
打工换宿的义工们
从送鞋的活动中,我又发想到以社会企业结合有机农业的概念。天主教世光教养院拙茁家园收容的是身心障碍的孩子,2013年起的连续两三年,我们都送鞋到拙茁家园。2015年,我们决定以社会企业型式启动“手心翻转计划”──从手心向上,接受帮助,到翻转手心朝下,自己工作帮助自己,将来有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人。我们帮助拙茁家园在软桥里建置了一处爱心农场,并经由扶轮社的募款协助搭建温室与冷藏设施,让这些慢飞天使透过园艺治疗,习得帮助自己的技能,再进一步去帮助别人。现在,他们已经能够有收入,而且还有一点点助人的能力,也能参与我们送鞋给偏乡孩童的活动。
善绿结合的模式,引起海内外的回响。在台湾,除了新竹县竹东的拙茁家园,还有桃园市龙潭美好基金会。在台湾海峡的另一边,则有两处正在启动:四川地震重灾区的邛崃市高何镇、山西临汾市乡宁县云丘山,希望在不久的未来,即可化山穷水尽之境为柳暗花明之未来。
有机农业培训班
一转眼,颐禾园十岁了。十年来,我的感想是,良善的心一启动,就会感染其他人一起呼应,把疼惜扩散出去。因为,疼惜的心,是一棵种苗,慢慢向下扎根,向上茁壮成长,就会唤醒更多人的自觉,一起投入,形成良善的循环。
湛蓝的天,青绿的地,一阵清风拂来,田里的稻子随风轻盈舞动,象是绿色的浪,一波接着一波,传递着愉悦之情,大自然是该如此的自在、快活;到了抽穗的季节,则换上一地的金黄波浪,这就是时节的律动。颐禾园的企业识别标志,灵感即来自此。一个迎风摇曳的“田”字,由四块大小不一的农田所组成,绿色色块代表的是土地,蓝色色块代表的是蓝天,黄色色块则是金黄色的稻穗。
割稻体验活动
颐禾园,是我真心经营的一亩田,是有机(green)的、生态(eco)的,是绿色的,也是友善的。欢迎大家一起来实践有机生活,协力传递“善”与“绿”,共同守护土地、守护家园、守护地球。
关于作者
陈礼龙
现任:
颐禾园有机农园创办人
新竹县农会、竹东地区农会四健义务指导员
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秘书长
新竹县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协会荣誉理事长
中华MOA协进会顾问
新竹县政府农业处顾问
四川成都新津台湾农业创业园区咨询顾问
四川成都邛崃高何有机农业示范园区顾问
山西临汾云丘山景区有机农业示范园区战略顾问
图片来自颐禾园有机农园facebook主页、博客来
延伸阅读
用生活,定义有机。
新农夫 | 有机田 | 慢餐食 | 简生活 | 纯自然 | 绿心灵
联系我们
media@yogeev.com(媒体)farm@yogeev.com(农场)post@yogeev.com(投稿)
人人有机会!